各位老師、各位同學: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講話的題目是“做好準備,迎接新征程”
上周周一,我們在這里為2022屆高三學長壯行。今天,22年高考已落下帷幕,高三同學離開校園,他們的生活進入新的階段。相應地,我們今天參加升旗儀式的同學,成為準高二、準高三同學,我們的學習、生活也將進入新的階段,走上新的征程。
面對準高二,準高三,我想結合近來的見聞和感受,和大家共勉以下幾點:
首先,要增強緊迫感。上周升旗儀式上,22屆高三學長向我們23屆同學贈送了一塊高考倒計時牌,上面赫然寫著距離23年高考還有365天。其實365天很短,一轉眼7天就過去了,365天有幾個7天?拖延、等待、得過且過的心理是我們成功路上的最大障礙。不少同學結合自己初中的經歷,認為只需要考前努力1-2個月。結果等到考前1-2個月,這些同學“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經過沐浴齋戒、焚香祭天等一系列操作后,準備閉關苦讀拼命苦學1-2個月,力爭要把先前浪費的時間補回來。結果呢,只拼命了3天,身體吃不消,病倒了,最終放棄了。這樣的例子,我見過不是少數。所以,我們說,努力是一種習慣,努力要從現在做起。你要告訴自己,你將來未必突然變得努力學習;即使你想努力,時間也未必來得及;即使將來努力似乎也取得了成績,可是你卻錯過了本屬于你的更好的成績。那些抱著“時間還早”“將來再努力”這樣念頭的人,其實是走不出自己的舒適區,貪玩懶惰,自我麻痹,基本上做不成什么事情。
其次,要學會靜下心來。我觀察,我們同學不能夠靜下心來的因素有3個:一是挫折,例如考試考砸了,和其他人鬧矛盾了;二是誘惑,例如手機、小說、游戲、籃球等等;三是懈怠和浮躁的個性。再概括一下,是2個方面,一是環境,二是內心。在日常生活中,對環境我們無可奈何,因為地球不會圍著你轉;我們能做的是,守好自己的內心。我參與過多年的高考考務工作,發現考生如果不能靜下心來,情緒煩亂,就會開始挑剔考試環境,抱怨環境不安靜。平時也是這樣,一遇到考試,我們有不少同學就要請假回家晚自習,理由是班級太吵,影響學習。還有同學通過打鬧、嬉戲、喊叫來轉移自己的注意力,都是心不能靜的表現。我們知道,考場上最怕心煩意亂,情緒崩潰。今年就是,拿到試卷,第4題不會做,第5題不會做,第6題還不會做,再看看旁邊考生在那奮筆疾書,于是心態崩潰了。如何預防呢?還是那句話,功夫在平時。平時不能嬌慣自己,面對挫折,要能夠扛住;面對誘惑,要能夠抵制,不斷地戰勝自我,我們的心靈才能夠更強大。在學習過程中,我們要學會靜下心來,抵制住外在的紛擾和喧囂,讓自己能夠專注于思考,做到對外界環境聽而不聞,視而不見。平時能夠經常保持,關鍵時刻才能保持。我們經常聽人說,高考考的是心態。好的心態就是沉著冷靜,它不是突然出現的,而是平時這樣練出來的。
第三,要堅持用心多練。今年很多考生反映數學試卷很難,網上出現各種各樣的觀點。有人認為,這就是體現了高考要考能力,要讓題海戰術失去作用,讓只會“刷題”的考生考不到高分。我認為這樣的觀點要辯證看待。古人說“觀千劍而后識器,操千曲而后曉聲”,書法想要寫得好,平時就要多練字;鋼琴想要彈得好,平時就要多練琴;我們身邊的棒壘球隊每天揮汗如雨地訓練,才能取得好成績。熟能生巧,是自然的道理。既然現行高考的形式是做題,那么高三肯定要多做題。我們同學目前最主要的問題還不在于過多刷題,而在于用心做、認真做的題目太少。我們安排了午練、周練、英語聽力,老師每天會布置作業,這都是做題,但是很多同學不認真做,態度隨意,書寫潦草,答題過程不完整、不規范,喜歡對答案,還有同學抄襲、查答案。假如你是這樣刷題的,那么刷十萬題也沒用。所以,關于做題,前提是態度認真,在認真的基礎上多做題,總結規律方法,提高學科能力。高一的同學進入高二,高二進入高三,練習都會更多,要把練習當成高考,要認真做,限時獨立完成,書寫要工整規范,并且要及時訂正、總結和反思。正所謂,苦練本手,讓熟手變為妙手,考試才不會無從下手。
每年高考,總有同學反映,考試出現寫錯了答題區域,填涂答案搞錯了題號,考試結束還有若干選擇題答案沒有填涂等現象。我們把出現這些問題的原因歸結于考生心理緊張。我認為其實還是因為心靜不下來,平時練習、考試沒有形成好的習慣,結果考試一緊張,動作就變形了。
最后,總結一下我今天的講話。即將進入新的年級,我們同學,面對必然要到來的高考,我們要做哪些準備呢?首先,你要增強緊迫感,堅持努力;其次,你要學會有意識地調整自己的心態,讓自己能隨時靜下來,專注于學習;最后,要在用心做題和總結中提高學科能力,要在考試中學會考試,形成良好的應考習慣和策略。這3條可能就是我們高三同學主要需要面對的問題,希望大家能夠關注。
撰稿:黃宣忠 校對:王歡 審核:謝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