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遇千年文化,繼先輩理想》。
當日歷頁頁翻過,當燦爛的陽光籠罩綠茵,當聒噪的蟬鳴聲聲入耳,夏陽之下,卷起一角的扉頁被風吹開。
在書中,我們沉醉于瑰麗雄奇的漢賦,徜徉于靈動生氣的詩歌,又或者癡迷于清歡如風的小曲。我們沿著中華民族五千年來碾出的車轍,在書山文海中穿梭。
欲感瑰麗雄奇,讀《楚辭》吧。浸染楚地巫風,屈原將浪漫情節、瑰麗幻想恣肆于《離騷》,靈鳥化作信使,玉虬騰起云車,超越塵世,尋找理想中的美好。
欲感詩歌靈動,讀唐詩吧。“仰天大笑出門去,吾輩豈是蓬篙人”,是唐詩的激情洋溢;“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是唐詩的浪漫瀟灑;“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是唐詩里的真摯友情;“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是唐詩的故劍情深。那紙片扉頁間,一句一字一逗,再現了盛唐風光。
欲感人間清歡,讀宋詞吧。它讓人想起了水滸中的英雄,豪放如大江東去;又使人想起了溫婉淑女,婉約如小橋流水。“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是月夜下的豁達;“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是秋風里的相思;“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是沙場上的豪壯;“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是春去后的惆悵。
古人云:“布衣暖,菜根香,讀書滋味長。”從幼年時第一個認識的漢字,到如今逐漸深奧的文章,我們的成長離不開讀書。從讀書中,我們獲得了語言的技能,即使做不到出口成章、妙語連珠,卻也學會怎樣表達自己的觀點;我們也在書中提高了思辨的能力,能夠從容面對生活中的種種困難;除此之外,讀書更是給予我們情感上的共鳴,思維上的碰撞,讓我們在浩繁的書卷中凝視自己的靈魂,愈加接近心里的詩和遠方。
讀書,讓我們受益匪淺,但隨著互聯網的發展,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們的思想開始被碎片化信息和網絡用語所霸占,語言開始不斷簡化,甚至出現許多低俗且沒有意義的“梗”。但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不應該被網絡用語替代,“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不該被土味情話取代;“偏偏我公子,機巧乎若神”不該被“yyds”取代;“翩若驚鴻,婉若蛟龍”不該被“絕絕子”取代……空洞的網絡用語在傳承千年的傳統文化前,不堪一擊。同學們,讀書吧,在書中注入真情,保持初心,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讓傳統文化在新時代里繼續熠熠生輝。
書香的霧氣繚繞千古縱橫,一個個簡單的橫撇豎捺,承載著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傳承。輝煌燦爛的中華文化,正等著我們去品讀。文學的光輝遙遙穿越千年歷代的文人墨客,才子佳人等待著我們去邂逅。讓我們一同感悟少年的鮮衣怒馬,理解將士的山河入夢,完成士人的終極理想:繼往圣之絕學,為萬世開太平。讓我們在書中與千年文化相碰,在傳承中堅定文化自信,繼承先輩理想,成為中華民族復興之道上的點點星火。
撰稿人 任智 校對 任智 審核 謝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