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5日,我校英語組在錄播教室舉辦赴澳“雛雁”教學展示活動,全區視頻同步直播。英語教研組全體教師全程參加了活動。
2017年8月底至10月下旬,我校談巍薇、封萍、江艷三位老師通過江蘇省“雛雁”項目考核,奔赴澳大利亞昆士蘭理工大學,開展為期56天的理論和實踐培訓。本次活動旨在通過課堂教學與講座分享的方式讓更多老師了解、學習澳洲的TESOL教學法,以期更新理念、優化課堂、提高效益。
活動隨著談巍薇老師開設題為《A Christmas gift》的聽力寫作課拉開帷幕,談老師借助圖片,運用OWI(Observe--Wonder--Infer)方法,導入話題,幫助學生建立話題詞匯,讓學生推斷故事情節,激起學生聽前興趣。聽力訓練環節,穿插學生比對信息、預測信息、口頭表達多種能力訓練,讓聽力課不在枯燥無趣。寫作環節融入小組活動,讓學生感受收、送 “禮物”之樂。最后師生的一起反思: Which is happier? Receiving or giving? 更是讓學生懂得生命中給與的重要性, because presents are for giving, not for receiving. Wouldn’t you agree?
之后江艷老師作了題為《TESOL教學法在高中教學中的運用》講座.江老師分別從破冰熱身游戲、聽力活動、口語活動、語法教學活動、詞匯教學活動以及借助視頻或音頻材料教學活動等方面,給大家介紹多種新穎的課堂組織方式。活動簡單、實用,具有借鑒意義。
接著,封萍老師開設了一節The Spring Festival的課外閱讀課。封老師由Music Correction活動來導入話題,接著ABC Dictation活動幫助學生了解關于春節的英語表達。文本閱讀前的推測,閱讀時的概括總結,閱讀后的PPT Tennis活動,以及最后學生一起做海報或自制視頻,讓學生從輸入到輸出,感受中華傳統文化,使用英語語言,鍛煉思維,提升核心能力。
最后,我校英語組中心組成員劉軍老師對兩節展示課做了精彩點評。他認為兩節課清晰實在,主題統一,和諧自然,動靜結合。雖然兩堂課的教學內容和教學對象都不同,兩位老師的教學風格和特色也不太相同,但是,兩位老師都充分注重互動式、情境化和合作式教學理念,為我們呈現了兩堂有特色的匯報展示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