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大討論總結
習總書記指出:“開展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最重要的問題是要教育引導全黨始終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不斷贏得人民群眾的信任和擁護,保持通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要突出解決實際問題,切實收到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效果。要在全社會大力弘揚真抓實干、埋頭苦干的良好風尚,堅決反對干部群眾反映強烈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四風’,以身作則帶領群眾把各項工作落到實處。” 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是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總要求,下大力氣整治和狠剎現有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四風”是轉變工作作風,踐行黨的群眾路線的根本要求。
為政清廉、廉潔自律,這是做人、處事、為官的基本原則。人常說:“打鐵還得自身硬”,這是一句老話。意思之一是教育者必先受教育。領導干部作為承擔黨風黨紀和各種反腐倡廉教育活動的組織者、實施者,理應首先搞好自身的紀律教育,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質、紀律觀念和自律意識,以良好的形象為廣大黨員教師作出表率,通過自我學習、自我教育,真正成為學以致用,用有所專的模范。其次監督者同樣要接受監督。領導干部是學校的領頭人,要切實履行監督職責的同時,還要自覺接受班子其他成員、黨員教師的監督。
學校作為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主要陣地,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意義重大。根據區委要求圍繞“為了誰、依靠誰、我是誰”,在學校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著力解決“四風“問題,圍繞辦好人民滿意的學校這一目標,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傾聽學生心聲,關注師生訴求,轉變工作作風,推進學校發展。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不能做表面文章,必須要問需于學生,問教育于教師,問滿意于家長,問效果于社會。就是要深入學生之中了解學生的思想、學習和生活狀況;深入教師之中了解提高教育質量和因材施教的計策;深入家長之中了解家長的希望和學生成長的歷程;深入社會了解當下社會的需求,以便落實新課程理念,教書育人,以人為本。
要辦好群眾滿意的學校,一定要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教育意識,認真做好四個方面的服務。為學生服務,努力使他們成人、 成才;為教師服務,解除他們的后顧之憂,讓他們安心教學、潛心科研,努力把個人發展、社會發展和學校發展結合起來;為家長服務,就是讓家長放心,讓家長和學校密切配合,齊心協力培養出合格的學生;為社會服務,就是為高等學校輸送優質的生源和為社會各行各業輸送大批合格的勞動者。
作為學校管理者,我們的服務對象就是廣大師生,廣大師生就是距離我們最近的群眾,我們要走他們的路線,持他們的觀點,為了他們的利益,做好他們的工作。學校管理人員踐行黨的群眾路線,需要切實轉變和改進工作作風,樹立管理就是服務的工作理念,需要創新工作思想、創新工作方法,改變工作教條主義和形式主義;需要提高工作新要求,提升工作新目標,根治工作滿足現狀,不求創新、不求進一步發展的局面。
今年學校工作的重點是以高水平、高質量迎接建校80周年校慶和省四星級高中復審,學校要在課程建設、小班化教育、隊伍建設、學校精神傳承和學校品牌打造等領域取得突出的成績,需要全體江寧高中人的發揮聰明才智,為此,具體要做好三項重要工作:
1.以師德師風建設為抓手,全員強化責任意識
明年學校將迎來80年校慶,舉辦校慶的目的是總結成績,凝練精神;搭建平臺,暢敘友誼;擴大影響,擦亮品牌。為此,需要全體江寧高中人保持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和砥礪作為,要強化職業理想、職業道德,要做關愛學生,嚴謹篤學,自尊自律,做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做學校改革發展的建設者和當家人。
2.以學校精神傳承為核心,全力提升學校品牌
明年省教育評估院將對我校進行四星級高中復審,學校要從辦學條件、隊伍建設、管理水平、素質教育、辦學績效五大類25條,全面梳理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四星級高中復審涉及學校的方方面面,需要我們科學謀劃,做好頂層設計,制定清晰的線路圖和時間表,更需要我們弘揚學校精神,有序的落實各項工作,確保高質量通過復審。
3.以教師隊伍建設為重點,全面推進學校發展
教師隊伍建設是學校發展的核心競爭力,一流的教師隊伍成就一流的學校。為此,全體教師一要有愛生的情懷。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因為我們愛的是別人的孩子,所以我們從事的是神圣的事業。全體教師要愛崗敬業、立德樹人,把教育作為事業來追求。二要有強烈的課改意識。當前,部分教師對課程標準的理解和把握不夠細致,對教材的使用和整合能力有待提高,教學能力德不斷提高出現了“高原反應”,專業發展亟待突破,需要我們不斷加強學習,深入推進課改。三要有扎實的課改舉措。要結合學校的實際,以《小班化實施綱要》為指導,扎實推進智慧課堂的研究,重視課堂教學的科學性和有效性。